今天是12月22日冬至,这意味着“数九寒天”模式开启啦~以后的这段时间天气会越来越冷,而小儿中耳炎也即将要进入高发季,家有孩子的家庭可要警惕。下面快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做好防护工作。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宝宝很容易感冒。在生活中,很多妈妈发现宝宝在感冒过后,就莫名患上了中耳炎,这是怎么一回事?
宝宝易患中耳炎的原因
中耳炎也叫中耳感染,通常由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诱发,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宝宝易患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的功能不佳,原因可以分为两点:
一是,6岁前的宝宝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较短,位置水平且开口宽敞。当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咽部感染后,细菌会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
二是,鼻咽部有一个淋巴组织名叫腺样体,它从出生就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变大,到宝宝6岁时达到最大,之后会慢慢退化。由于腺样体靠近鼓眼咽管的咽口,当宝宝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会增生肥大把咽鼓管堵住,造成中耳内气压无法调节,从而诱发中耳炎。
宝宝得了中耳炎的表现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朵疼痛、耳鸣、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等。一般来说宝宝会有哭闹、烦躁、发烧、呕吐、腹泻等表现。
由于宝宝不能准确表达耳朵的不舒服,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所以,当宝宝感冒后出现反复摸耳朵、烦躁、哭闹等表现时,大家就要警惕起来,宝宝有可能得了中耳炎。
倘若宝宝不幸患上中耳炎,该如何护理呢?别捉急,育姐来教大家几招,速度来学:
1.及时缓解疼痛
宝宝患了中耳炎,耳朵会出现疼痛,大家要及时帮他缓解。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把一块温暖的毛巾放在宝宝患病的耳朵上;用好玩的游戏和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给宝宝使用医生开的滴耳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止疼药片。
2.使用物理退烧
如果确诊为中耳炎,但宝宝吃药后仍旧发烧,大家要使用温水擦身、冷敷头部等物理降温方法退烧并做好体温测量和记录。假如宝宝体温高于38.5度,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年纪小不会表达自我,如果耳朵疼往往会用手去抓。大家要注意给宝宝剪指甲,防止宝宝抓伤耳朵造成感染。
4.看护及时周到
宝宝患了中耳炎,身边要有人随时照顾他。患中耳炎的宝宝有可能会有呕吐恶心的表现,耳朵有鼓膜穿孔还会流出分泌物,大家要及时帮宝宝清理干净。
如果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变厚结疤,活动性降低,甚至出现中耳腔胆脂瘤。这时大家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这种情况会有做手术的可能。
5.千万别信偏方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相信偏方,把一些中药磨成粉送进宝宝耳朵里,这是非常危险的。假如药粉把鼓膜穿孔的地方堵住,让内耳鼓室里的脓液不能流出来,就会刺激、腐蚀鼓膜。长此以往,周围组织就有可能受到炎症的侵袭。
严重时,脓液甚至会流到宝宝大脑里,就有诱发化脓性脑膜炎、硬脑膜脓肿、脑脓肿、面瘫等并发症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
冬至之后,严寒季将正式到来,而中耳炎恰恰又是此阶段的高发病。作为父母,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帮助孩子防治:
♥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lgG和lgM),可以帮助宝宝抵御有害菌对咽喉部和哑鼓管的侵袭,从而降低患中耳炎的风险。而对于奶瓶喂养的宝宝来说,他们的食物中往往没有一定数量的活性抗体成分,所以患中耳炎的风险较大。
因此,只要妈妈身体条件允许,就要坚持母乳喂养。
♥ 使用正确姿势喂奶
躺着给宝宝喂奶、用奶瓶喂奶太快太急,都有可能让奶水倒流进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急性中耳炎。
所以想要预防中耳炎,妈妈要把宝宝抱起来喂奶,用奶瓶给宝宝喂奶也不要太快、太多。
♥ 不要乱给宝宝擤鼻涕
宝宝鼻塞感冒,有的妈妈给宝宝擤鼻涕时,但手法却让人很捉急,她们往往会把两侧的鼻孔都捏住,让鼻涕不能通过鼻孔排出,这样反而会从鼻后孔喷出,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鼻涕中细菌趁机在中耳繁殖起来,进而诱发了急性中耳炎。有关统计表明,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宝宝就是这样患上中耳炎的。
正确擤鼻涕方法是:把宝宝一侧的鼻孔用手指按住,把对侧鼻孔的鼻涕向外擤出,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的鼻孔。假如鼻涕太多不容易擤出,可以在鼻孔里滴几滴麻黄素滴鼻液,等鼻子通气后在擤鼻涕。
Tips:
如果宝宝鼻塞十分严重,大家最好别给他擤鼻涕,避免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侵袭中耳,从而诱发急性中耳炎。
♥ 不要给宝宝掏耳朵
耳屎也叫耵聍,它是耳朵的“门卫”,可以防止各种异物进入耳道。乱掏耳朵就是把“门卫”赶走,从而让细菌轻松进入耳道,引起鼓膜和耳道粘膜感染并扩散到中耳,造成中耳炎。
因此预防中耳炎,大家最好不要给宝宝乱掏耳朵,一般来说,宝宝在张口、咀嚼、打哈欠的时候,通过下颌等关节的运动就能够让耳屎自动从耳道排出,无需掏挖。
♥ 远离二手烟
宝宝经常接触二手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刺激宝宝的中耳粘膜,使得中耳内分娩的黏液变多变稠,导致咽鼓管不通,进而诱发渗出性中耳炎。
建议爸爸们不要在宝宝面前抽烟,也不要在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抽烟,避免宝宝吸到二手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