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黑木耳,因为其爽脆的口感、较高的铁含量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就是这样一种再家常不过的食物,却把一家人“毒”进了医院。
一家三口离奇中毒,情况紧急忙送医
2018年7月27号中午,浙江农村的雯雯和弟弟、妈妈一起享用了一盘凉拌黑木耳。木耳是妈妈提前泡发好的,稍微过了道水,就加入调料端上了桌。雯雯因为爱吃木耳,一会功夫就吃下去不少,弟弟不爱吃,只动了几筷子。
吃完饭,雯雯和弟弟照常享受暑假的快乐,可到了傍晚,雯雯觉得肚子疼痛难忍,甚至开始呕吐。紧接着妈妈和弟弟出现了相同症状,家里其他人连忙把他们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三人的肝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几百倍,应该是食物中毒!
经过紧急处理,本就吃得不多的弟弟已经脱离危险,妈妈和雯雯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两人全身黄疸升高,肝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雯雯肝功能开始衰竭,其他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已经处于昏迷状态。
由于病情危重,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雯雯和妈妈被转入上级医院。据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介绍:雯雯转过来时,除了肝功能衰竭,她还同时伴有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衰竭。
雯雯危在旦夕!究竟是什么把一家人毒进了医院?
罪魁祸首是木耳?泡发不当引危机
医生当即翻开病历本,联系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和雯雯家属的沟通后,基本确定是凉拌黑木耳惹的祸。原来雯雯妈妈当天烹饪的黑木耳,在家门外的露天环境下泡发了整整两天两夜!如此处理的黑木耳中,很可能携带椰毒假单胞菌,引起急性中毒反应。
随后给出的血液检测结果验证了医生的猜想:雯雯的血液样本里发现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
米酵菌酸毒素是什么?常见食材暗藏危险!
北方地区常见的臭米面、玉米粗粮制成的玉米面、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和鲜银耳,都有可能因为储存处理不当,变质滋生“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尤其是白木耳(银耳),据相关资料显示,咱们国家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新鲜银耳。
这种中毒的潜伏期通常半天至一天,最多3天。常见症状开始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接着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
而且,虽然细菌会被高温破坏杀死,产生的毒素却耐高温。也就是说,若你买到的是已经含有毒素的木耳,那么再怎么煮和烧,吃下去后人体还是会受损伤,出现中毒反应。
据医生介绍:椰毒假单胞菌生长温度约为25—37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7度,最适产毒温度为26度。夏天潮湿闷热,雯雯妈妈却把黑木耳露天放了两天两夜,这给细菌滋生和毒素的产生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
不仅如此,最可怕的是至今医学上对于这种毒素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像雯雯弟弟这样中毒不严重的们还有机会抢救,甚至在1~3天内自愈。而雯雯这样毒素到达内脏的,造成的损伤难以预估,运气不好的可能在2~4天内死亡。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死亡率超过50%。
全身血液换了4遍仍昏迷不醒,敲响食物安全警钟
雯雯的情况牵挂着大众的心,为了把毒素排出,从7月31日到8月8日,综合ICU总共为雯雯做了4次血浆置换。每次1500毫升新鲜血浆换入,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4遍。即使如此,雯雯依然处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重的状态中,醒来的可能性不大……
8月8日,雯雯妈妈托护士,在孩子的床头摆放了一个紫色的冰雪公主玩偶,那是雯雯之前日思夜想的礼物。如果雯雯能醒来,她第一眼就能看到。
雯雯的经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如果大家吃木耳一定注意泡发时间不能过长,变质异味的及时丢弃,生命比这点菜钱贵重。
下面图里这12种食物,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