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小孩的此次进园查验能够让爸爸妈妈对自身小孩的身体情况有一些掌握,也是幼稚园掌握小孩身心健康状况的一种方式,针对小孩进到幼稚园的这词常规体检,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那么对于小班育儿知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小班育儿知识分享的内容。
孩子被人欺负了,应该谦让还是还手?
让家长最头痛的问题是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别人欺负,如何解决?谦让还是还手?这个问题的确为难了大部分家长,那么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来和大家聊聊,看看下面的内容。
提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总挨别人欺负,我教育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要懂得谦让,但是其他小朋友先欺负你时,你也要学会反击。但孩子就是不会,总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怎么办呢?
回应: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
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孩子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孩子对其他孩子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的“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孩子的“暴力倾向”更甚。孩子的成长必须通过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幼儿而言较好的方法就是自然后果法,也就是因为你的粗鲁和霸道,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你玩,这对孩子的刺激和“教育意义”远大于上述两种。
再来看看孩子总是被别人欺负的状况。首先,从意识上,父母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的“冲突”定义为欺负,在幼儿阶段,这种有意识的欺负并非常态。更多情况下都是孩子们表达自身情绪的方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太恰当,需要成人的引导而已。当孩子受到这种“欺负”时,首先要平复受到“攻击”孩子的情绪,告诉他对方只是想要表达友好;其次要把两个孩子拢在一起,告诉发起“攻击者”如何表达喜欢;最后要让两个孩子在友好的气氛中再一次进入游戏状态。
当然,家长可能觉得有些孩子不是表达友好的无意犯过,而就是具有攻击性。那么当孩子向自己告状或者诉苦时,父母该怎么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建议父母代替孩子去处理问题,更不主张父母拿别人的孩子“出气”。因为,那是幼儿世界的冲突,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处理方式。我始终建议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当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你,告诉你某个孩子总是欺负他,一般情况下,父母会吐口而出:“他为什么打你啊?”这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建议先把孩子拢在自己的怀中,理解同情他的遭遇,并尝试着帮他表达清楚自己的情感体验:“是不是很委屈?是不是很疼?”其次,等孩子的情绪平复了,父母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联系和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父母尽量克制自己表达所谓“正确的做法”的欲望。鼓励孩子去尝试他所设想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
其实要怎么扮演好协助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家长来说也是要很有耐心才行,孩子们的世界,他们表达方式还不完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家长的一些做法也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希望本文能给遇到类似情况的家长带来启发。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孩子学什么比较好呢?该不该让孩子学算术、该不该让孩子识字、要让孩子们学习自我照顾的能力,怎么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到2010年,中国杭州教育创新大会四方会谈当下幼小衔接过程中,父母和老师在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今已经拉开了序幕。
青蓝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代表,新华实验幼托园园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杨蓉,新华实验幼托园大班教师韩瑛,青蓝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王红军,青蓝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陈海燕,还有来自浙江大学的刘力教授,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朱丽丽老师参加本次会谈的四方代表有新华实验幼托园大班幼儿家长代表。
还有三位特邀嘉宾,他们是来自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李辉博士,来自巴基斯坦的怡筏博士和英兰博士。四方会谈阵容强大,让各位与会代表能够通过来自家长、学校、教师与专家不同的,但是非常真实的声音。四方会谈以学前儿童该不该识字、通过怎样的途径识字为切入口展开讨论。在会谈的前期调查中,有60%的幼儿园大班家长认为应该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识字。那么对于这样的现状,青蓝小学王红军校长表示一年级的孩子并没有应用题概念,识字量的多少也不是重点,数学定位从一年级开始都是零起点的。一年级上半学期孩子识字400个,写字100个;一年级下半学期识字550个,写字250个;二年级上半学期识字450个,写字350个;二年级下半学期识字400个,写字300个。
从这个数据来看,孩子的入学储备识字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朱丽丽老师也认为在幼小衔接中,识字也不是最重要的,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幼儿园要准备的就是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学,愿意去认字。而刘力教授则认为从大班到一年级孩子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模式,小学则非常讲究纪律,孩子的学习形式是强结构的课堂模式。同伴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牛”,学习好意味着一切。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同,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与教。所以识字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习知识,但是知识的质量才是重点,而不是知识的数量。
通过这次会议,得出的结论是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学前知识的储备更加重要。例如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刘力教授明确指出:我们不要狭隘的把幼小衔接只是定位为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其实孩子有些品质或是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正如李辉博士在幼小衔接的主报告中所说的,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学校与家长都应该各尽职能,让孩子们在渡过这个人生有意义的衔接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顺利和有效。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小班育儿知识三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收藏,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