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别让你的孩子“穷怕了”

中国家长:别让你的孩子“穷怕了”

中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其实挺奇怪,言行总是会出现背离甚至自相矛盾。他们一边溺爱孩子,一边习惯打骂,一边舍得为孩子花大价钱,一边反复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确实,教育孩子懂得珍惜感恩、勤俭节约无可非议,可是让孩子拥有富足的内心,懂得金钱的重要性最好的方法不是让他们对物质缺乏安全感,而是使他们感到满足,产生愉悦感。

1.生活质量由心决定

很多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贵族,即使家道中落仍然保持一份优雅与坦然,这就是一种修为。在童年时代,孩子未必特别在意物质上的满足,但是对于心灵上满足感与富足感却很敏感。曾经有一位女性,她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但她的母亲,一位伟大的妈妈,总是时不时创造一些生活的情趣,而且从来不对她和兄弟姐妹们表露出生活的艰辛,总是让孩子们感觉到快乐。在长大成人后这几个孩子都努力生活和工作,精神和经济都非常富足。

其实,穷困之所以会改变一个人,不单单是生活上或物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压抑,那种绝望和无助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所有自信。贫富不是关键,父母对金钱的态度才会决定孩子的内心是否充裕。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东西时,总是反反复复强调生活不易,父母辛苦,要珍惜不要浪费等等,这种教育不仅很快会烟消云散,起不到正面作用,孩子在接受东西是也会怀有愧疚感和负罪感,认为金钱是一种沉重的包袱。

童年时的亲子关系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如果父母总是让孩子感觉到金钱的沉重,那孩子在走进社会后就会有诸多不适应,比如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偏执地认为自己的工作与收入总是不符,不敢用工资享受生活,同时也更容易因为压力和缺乏安全感而囤积东西,或奢侈攀比等情况。如果父母过度教育孩子不要攀比,得过且过。那么孩子进入社会也可能不思进取,同时也不会理财和消费,生活盲目。

一位妈妈曾经发现,她给女儿买的玩具或画笔,如果教育女儿要爱惜,不要浪费,基本上这个玩具或画笔就会被女儿冷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对父母说的话产生了畏惧,这种制约让孩子一碰到物品就会就压抑,所以不碰最安全。

2.如何正确满足孩子的欲望

那么,孩子的欲望和诉求都应该得到满足吗?其实,这种欲求取决于家长的能力和意愿。合理的诉求,如果能够轻松满足,那愉快的满足孩子就很好。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就直言相告:“妈妈暂时没有能力满足”或“这个东西妈妈暂时不能给你买”。不想满足孩子也要让孩子知道不是自己不配,而是父母暂时无法满足。有教育家曾说:“让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现在很多大人却无法真正让孩子愉快起来,总是用自己的思维影响孩子,并不忘附上一句:这是为你好。

又何必去评判孩子的欲望呢?说上一堆理由证明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完全没有必要。孩子需要什么就是直接的需求,可能在你眼中是无用的,多余的。但在孩子心里就是他所珍视的东西,无论买或不买,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欲望,满不满足是你的权利,但提不提要求是孩子的权利。

动不动给孩子买几百几千块的衣服、鞋子,而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却要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那这些给孩子的东西究竟是为了愉悦大人自己还是孩子呢?难怪很多感叹:就是父母太溺爱了,才造成孩子如此奢侈浪费。其实,他们无非是填充童年以来内心的空缺罢了。不是所有“富养”都把孩子养成了“李刚、李天一”,也不是“穷养”的孩子都是“马加爵”。

穷养与富养的本质也并不完全在金钱上。“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很直观地说出了人类一个需求层次满足的递进,孩子同样如此,如果担心“越满足越沉溺”的想法,那实在是没有必要。那些出身穷苦的人一旦得势得利,也未必个个都知道忆苦思甜,相反,利用职权贪污敛财的比比皆是,以“报复”过去贫穷的时候,就像一个饥饿很久的人看见食物会活生生把自己撑死一样。

3.告诉孩子:你有欲求是ok的

网上有一句话很浪漫:爱你就是容忍你的小贪心。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那些玩具和领事多么昂贵,而是被父母的关爱与关注。童年时期的匮乏会逐渐形成内心的阴霾,等真正成了心灵创伤就无法弥补了。

说到底,父母在童年时应该给孩子一份安全感,这份安全感是从物质感染到内心的。无论是感情、家庭还是生活,在未来孩子有能力后会自由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那些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很难勇敢追求爱情,及时得到也会担心受怕,生怕自己走父母的“老路子”。只有一个各方面都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才更有可能拥有绚烂精彩的一生。父母无论贫富,都请告诉给孩子:你的欲求都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所希望的东西。

父母需要记住,不要总是与孩子唠叨金钱的不易,与其如此,不如跟孩子分享通过劳动获取金钱的快乐,告诉孩子所有富足美好的物质值得为之努力,为家庭,为孩子奋斗你非常自豪和满足。让孩子拥有满满的安全感,播种希望与爱,不要让孩子误以为“养你太辛苦”,成为一个“穷怕了”的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