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抠门的孩子 都有一对爱哭穷的父母

很多家长因为想要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反而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不利。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说下爱哭穷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 为了省下5元钱,妈妈拒绝了女儿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女孩想让妈妈给她买一个五元的钱玩具。但是妈妈却瞪了一眼孩子,并且大声斥责她,说自己每天工作很辛苦,钱只够孩子上学和家庭开支,根本没有别的钱来买玩具。听到妈妈的吼叫,小女孩吓坏了,只敢看着妈妈,却不敢说任何话。经过这一次的事情,她今后可能再也不敢让妈妈给她买玩具了。

“我们家很穷,买不起这个”“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家里没钱”,这些话是很多父母都曾对给孩子说。也许父母认为给孩子说这些话会让孩子变得懂事、勤俭节约,但是这样也会让孩子产生匮乏感,而且一生都难以摆脱。

其实,这种情况有一个专业名词就是“太贵效应”。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说一百次“东西太贵了,家里没钱买”,那么会让孩子形成贫穷意识,一生都被困其中。

▼ “太贵效应”对孩子的危害

那么,太贵效应到底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为大家来具体介绍一下。

1.孩子会压抑正常的需求

如果爸爸妈妈总是用“家里穷,没钱买”之类的理由拒绝,那么孩子就会开始变得“懂事”,告诉自己家里很穷,不应该买其他的东西。这种心理暗示会让孩子压制自己的正常需求,不敢向父母开口要玩具或者学习用品,不敢去争取自己应得的东西。这种贫穷的意识会让孩子早熟,甚至产生心理阴影。

2.孩子会变得小气、抠门

父母经常和孩子说“家里穷”“没钱买”会让孩子变得小气,不肯和别人分享玩具或者是零食。因为孩子有的玩具或者零食是在“家里穷”的情况下买回来的,十分珍贵,孩子因为十分珍惜这些东西而不愿意分给别人。一旦孩子养成抠门的习惯,对今后的人际交往等都很不利。

3.孩子会变得自卑、孤僻

孩子可能会因为觉得家里穷而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或者是同学的生日会,因为他觉得自己交不起钱,也买不起礼物。家长经常对孩子“哭穷”会让孩子感觉自卑,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

4.孩子可能会过度追求金钱和物质

贫穷感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卑,也可以激励孩子去努力奋斗,摆脱贫穷。但是就算孩子长大后有了钱,但是贫穷的意识会影响着孩子的判断,让他对金钱十分痴迷。如果家长一直不满足小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孩子长大后容易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或者喜欢购买奢侈品,来弥补小时候的匮乏感。

▼ 拒绝抠门,及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看来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很有必要。五六岁的时候是培养金钱观的最佳时机,如果家长能重视起来,让孩子懂得如何理智消费,那么他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懂得计划的人。那么下面就教会爸爸妈妈们怎样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1.告知来源

家长要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的钱是有限的,就像是存钱罐里面的钱,先存进去才能有钱拿出来,如果用光了就没了。孩子明白了这些,以后买东西的时候会考虑这样东西是否需要买。

2.玩玩游戏

家长可以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标上价钱,让孩子了解钱币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找钱兑钱的游戏。在一些物品上贴上价格,给一些钱让孩子算算这些钱可以买什么,让孩子自己决定买什么。

3.定期消费

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消费日”,每到“消费日”孩子就可以去超市买想买的东西,但是要花自己存的钱。但是如果孩子钱花光了还想买别的东西,那么就让孩子下次再来买。家长一定态度要坚定,不要随便改变。如果孩子想买一个较贵的物品,父母可以帮孩子做好预算,孩子一周可以存多少钱,想要买东西要存多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

4.学会挣钱

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劳动来获得金钱,例如让孩子扫地等,家长将每项劳动的费用规定好,然后让孩子通过劳动来赚钱买东西。但是这个尺度是需要把握好,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没钱就不帮忙干活或者一干活就要钱的习惯。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也是家里的一份子,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学会用钱

环境会影响孩子的金钱观。家长还要教会孩子平等看待每一个人和家庭,不要用家庭条件来衡量别人。同时教会孩子尽可能帮助困难的人,让孩子学会用钱。

相关文章:

春节智斗三姑六婆 妈妈的必备技能请get

把BB独自留在家有多危险?看看这个妈妈的经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