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斜视

斜视

斜视是一种眼科疾病,指注视某一物体时,一只眼睛正常注视物体,另一只眼睛向外或向内偏斜。斜视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伤害,家长要引起重视。那么,造成斜视的原因是什么?斜视有哪些症状?斜视怎么治疗?另外,如何预防斜视?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注视某一物体的时候,一只眼睛能够正常注视物体,另一只眼睛向外或向内偏斜导致不能正常注视的眼科疾病。共同性斜视以及麻痹性斜视是斜视的两大分类。前者的症状为眼位向颞侧偏斜,眼球能够正常转动,患者没有复视的症状。后者的症状则是眼球不能够正常转动,患者有复视的症状,并伴有恶心、头晕等不适。

造成斜视的原因

先天性异常、家族性遗传、发育不完善以及以及某些眼科疾病都会造成孩子斜视。

1.发育不完善

某些宝宝发育不佳,断奶或受惊后,影响了其脑融合功能,导致斜视。

2.先天异常

先天异常造成的斜视一般有二种类型。一是,先天眼外肌肉自身亦或其位置发育异常。二是生产过程对婴儿造成了伤害,例如医生使用产钳不当伤害到胎儿的头面部,或者产妇用力过猛导致胎儿颅压升高,进而导致大脑内出现点状出血,如果出血点位于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核,那么眼外肌会因此被麻痹,导致斜视。

3.遗传因素

斜视通常是隔代遗传,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每个人都会患上斜视。孩子在半年内患此症称为先天性斜视,对其视功能发育影响大。

4.儿童眼球发育特点

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低年龄段的婴幼儿及儿童的眼球小,眼轴短,眼球属于远视眼类型。若是小朋友想看清楚某一物体,则需要更大力度调节眼睛,双眼一旦用力内转产生过量辐辏,容易造成内斜视,即“调节性内斜”。内斜往往是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导致的,相反情况下,就会产生外斜。

5.特发性及其他原因

先天性眼睛白内障等眼部疾病会导致小儿斜视。

斜视有哪些症状

斜视一大特征就是眼位不正常。注视某样东西时,正常人能够正好在视网膜中心凹的位置成像,斜视的眼睛则不能。基于这种原因,斜视患者注视物体的时候会有复视情况。由于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不一致,斜视患者缺乏立体感,还可能致视力发育不良引起弱视。

1.内斜视

眼位向内偏斜且角度比较大。出生六个月之前表现出来的斜视属于先天性内斜视,这种斜视又有调节性和非调节性两种情况。2—3岁发生斜视属于调节性内斜视,通常伴有中高度远视症状。

2.外斜视

眼位向外偏斜。其主要有间歇性和恒定性2类。前者患儿融像能力不错,眼位往往受影响可维持在正常位置。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如阳光下或者神游时才会有外斜视的症状。有的孩子为了躲避强烈阳光的刺激,会选择将一只眼睛闭上,其实这也是间歇性外斜视的症状之一。如果不早日治疗,间歇性有很大可能会变成恒定性外斜视。

3.上、下斜视

眼位向上或者向下偏斜,发生的概率小于上述两种斜视。患儿一般情况会引发头部歪斜,即“代偿头位”。

斜视的危害

斜视会给孩子给心理和生理同时造成了伤害,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未来工作以及正常社交。

1.造成心理阴影

患儿因为外表与正常人不同,容易造成心理阴影,通常表现为孤僻、自卑等,这种心态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2.损害视觉功能

在大多数情况,斜视患者视力不好,因为斜视有可能造成斜视性弱视。即使斜视患者没有患上斜视性弱视,但是斜视患者在视物的时候只能使用一只眼睛,视野受到了限制。斜视患者还缺乏融像能力及立体视觉感,无法正常从事某些对视力要求较高的工作。

3.影响骨骼发育

有的麻痹性斜视患者习惯用侧脸或偏头等来获取更好的视物效果。长此以往,患者用这种不标准的姿势看东西,可能影响全身骨骼发育。

斜视如何检查

斜视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还有可能导致斜视性弱视等并发症。只有对这种病症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预防及治疗。

1.询问病史

询问内容包括患者年龄、何时发病、发病原因、是否有遗传病史等。

2.眼外观检查

检查眼位偏斜角度和程度,睑裂是否均匀,颜面是否对称,是否有代偿性头位。

3.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详细检查患者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视力问题严重者需在扩瞳后再进行屈光检查。

4.遮盖试验

此为一种定性检查法,与其他检验方法相比更加地便捷准确。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交替将一侧眼睛遮盖住进行检查的方法,又称为交替遮盖法。另一种被称为遮与不遮法的方法,是先将一边眼睛盖住,然后将遮盖物撤去,观察两眼能否同时看向一个目标,以及眼球复位速度。

5.检查眼球的运动

根据眼球六个方向的运动状况,来判断眼肌的功能是否正常。

6.斜视角检查

斜视角有两种,一是直视物体时,患者眼睛偏斜角度,即第一斜视角,二是斜视物体时,眼睛偏斜角度,即第二斜视角。通过这两种斜视角的测量,医生可以以此作为判断麻痹眼的辅助依据。通常方法有角膜映光法、同视机检查法等。

7.其他

如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视野计测量法等。

斜视怎么治疗

儿童斜视发病率远高于成人,幼年时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斜视性弱视等并发症,影响孩子一生。斜视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方法及非手术方法,分类的依据是斜视种类、性质、年龄等。

· 手术治疗

患者需全身麻醉,住院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平衡肌肉水平,使弱的变强,强的减弱。通常一次性治愈率为50—70%,某些患者需要接受多次手术才能根治。

· 非手术治疗

分为两部分:其一,治疗弱势,改善两眼视力发育;其二,矫正偏斜眼位,具体治疗方法主要有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其中,由斜视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戴眼罩。轻度斜视可通过戴棱镜来矫治。

斜视吃什么好

通过饮食上的调理,可以使斜视的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主要是多食用某些含有特别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及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1.补充蛋白质

瘦肉、鱼虾、豆类等食物富含蛋白质。日常适当多吃一些,可帮助细胞组织加快修补。

2.补充VC

新鲜的果蔬,如青椒、小白菜、桔子等有丰富的VC。眼球水晶体主要成分之一是VC,补充VC可以预防因水晶体混浊造成的白内障。

3.补充VA

VA可从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桔子等蔬果中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可以维持眼睛在黑暗中的视物能力,避免夜盲症以及干眼病。

3.补锌

近视、弱视患者可通过食用黄豆、紫菜等补充锌。

4.补铬

铬可以预防近视、斜视等眼部问题,所以近视、斜视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豆类、鸡肉、黄油等。

如何预防斜视

斜视的预防要从小做起,甚至从婴幼儿开始。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两只眼睛眼位是否正常,协调是否顺畅。特别是婴幼儿发烧、出疹、断奶时,一定要多留心。

1.注意眼部卫生

首先,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如不用手揉眼睛、控制孩子看电子屏幕时间等。其次,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用眼情况。孩子常待的儿童房,尽量选用柔和不刺眼的灯光;购买书籍需注意印刷是否够清晰等。

2.提防遗传

家族中若有亲属患有斜视,建议家长在孩子两岁时送至医院检查眼部,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斜视,及早治疗。

3.经常变换看电视位置

孩子常在同一位置看电视,会习惯从同一个方向注视屏幕,甚至习惯性歪头。长此以往,孩子眼周肌肉发育不均衡,就会造成斜视。因此孩子在看电视时,可以尝试更换位置,并与电视保持一定距离,预防近视。

4.经常变换睡眠体位

宝宝对红色很敏感,可在小床正上方悬挂红色带声响的玩具,定期摇动,避免宝宝头部长期偏向一侧,训练其双侧眼肌动作协调能力。

5.多角度悬挂玩具

彩色玩具需悬挂在距婴儿床40cm以上位置,多方向悬挂,避免宝宝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点引起斜视。

6.多转动眼球

不要图省事,长期将婴儿放在摇篮里,父母应时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增加其眼球转动频率,增强眼肌及神经协调力,以防患上斜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