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成:小学生也有江湖

少年老成:小学生也有江湖

成年人的社会往往身不由己,开会作报告的官方措辞千篇一律,迎来送往更是少不了,这似乎都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但是,谁又能想到,原本单纯的小学生们之间,也存在着自己的江湖?

官腔十足的上任感言

据淮海晚报报道,上周,一小学三年级某班举行班长的换届选举,小文以高票当选。随后,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上任感言,文章思路清晰,头头是道,官腔十足,特别是谈及自己的“施政方向”上,更是提出了“让全班同学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有哲理的方向。

班主任张老师看了她的感言之后表示“鸭梨山大”。这么小的孩子写文章就这般官味十足,也确实不好,没有生活化、个人感情在里面,读起来不够生动活泼。而他的朋友也是哭笑不得,认为这篇感言套话太多,官腔够味,学会立点,感叹“00后的世界搞不懂”。

公然接受同学“贿赂”

近期,南京一家长发表了一个帖子,引发了网友热议。发帖人称,自己亲戚家的小孩是班上的班长,虽然才上小学三年级,但是已经学会了享受权利,公然接受同学的“贿赂”,家长们的态度也不相同,有些表示忧心,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贿赂”,小学校园也开始世俗化,社会化,而有的家长则表示不足为奇。

有网友表示,小学生送东西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班长是老师的“心腹”,孩子们为了防止班长打小报告,只能给班长送东西,打好关系。除了向班长“贿赂”之外,同学之间有时也会互相送些小礼品,联络联络感情。

孩子也有江湖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们见多了大人世界的迎来送往,官方腔调,自然也会被潜移默化而变得世俗。有些孩子甚至深谙人际交往相处之道,在各个人群中游刃有余,连大人看了有时候也不禁汗颜。

孩子们的世界也有江湖。对待这种“少年老成”的现象,孰是孰非不好评论,更不能一棍子打死,用辩证法的观点来说:凡事都有两面性。

正方观点: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如一张干净的白纸一般,天真无邪,性格都是可塑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接触周围的世界,也渐渐的被他所认识的世界与周边人的世界观所影响,耳濡目染之下不自觉的进行模仿,并认为理所当然。小小的孩子竟然玩起了大人之间的那一套迎来送往,虚以委蛇。虽然偶尔看看觉得孩子很可爱,知道用大人的眼光与方法来处理事情,但是好笑过后却要反思,到底是因为什么,让孩子的单纯不再?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上还能留住多少美好的品质?

只能说,现行的教育出了问题。学校为了升学率,只知道教给孩子书本上的知识,孩子们的课程不外乎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却基本上没有学校会专门的开展德育课,教会孩子如何分辨是非,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

不但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如此。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没有避讳孩子,在孩子面前进行利益往来,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也学会了这一套,开始打官腔,用礼物来“联络感情”,从而真诚不再。

反方观点:孩子也要学会长大

孩子们总会长大,走上社会,独自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从小让孩子懂得一些人际交往的小技巧也无可厚非。送礼在中国社会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是一种正常的利益往来。如果小时候把孩子保护得太好,那么将来他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往往会到处碰壁,不知所措。因此,适当的让孩子进行人情往来不是坏事,有时候甚至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家长们也不能一味的放任这种现象的发展。要教会孩子区分正常的人际往来、赠送礼品跟“贿赂”有什么区别,不能认为“金钱万能”,特别是对于“当官”的孩子,更是如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