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1岁以内通常都会有些常见的疾病,所以,无论宝宝的健康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应当马上去找医生或是护士就诊。千万不要自己进行诊断——因为出现误诊的可能性太大。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儿科类的疾病,以及它们的多种病因。
打嗝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多数的宝宝在吃完奶以后经常会打嗝。事实上,在进行产前超声波检查时就能看见胎儿打嗝。孕期快要结束时,母亲就能感觉到宝宝在打嗝。打嗝对宝宝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除了看看他是否需要拍拍后背以外,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如果你非要做点什么,那就给他喝点热水,这个办法有时候也可以止住他打嗝。
回呕
多数婴儿在刚出生的几个月里都经常回呕。“回呕”这个词通常用来解释胃里的食物缓慢地从宝宝嘴里泛上来的现象,一般泛上来的食物不是很多。婴儿跟大一些的宝宝和成年人不同,他们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原本该堵在胃部上端开口处的肌肉瓣膜,还不可以将食物很好地控制在胃里面。如果尿布、床单、衣物弄上了奶溃,就应当马上泡在凉水里,这样更容易洗掉。许多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回呕,比如抱着宝宝在那里摇动,或是搂得太紧,或是宝宝胃部本身的消化蠕动等,这一般也都不是什么大的毛病。有些婴儿每次吃完奶后都要回呕好几次,也有的婴儿只是偶尔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回呕最严重的阶段是在出生后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之间。随着他们慢慢地长大,这种现象也会渐渐地减少。多数婴儿到了会坐的时候就不再回呕了。也有少数宝宝到走路的时候还会回呕。偶尔也有个别的宝宝到了几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回呕。再有就是出牙的时候,也会暂时加重回呕的情况。虽然回呕会带来脏乱或是不便,但是,只要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精神愉快,不咳嗽也没有窒息的问题,那么,回呕便不是什么大问题。
呕吐
“呕吐”这个词指的是胃里的东西激烈地喷上来,至少是喷出来好几厘米以外的情况。我们就将这种现象叫做“呕吐”。宝宝在第一次大量吐奶的时候,新手父母便会十分警惕。但是,只要宝宝总体看来很活泼,也很健康,这种现象不是经常出现,那便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有的宝宝,特别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星期,几乎每天都要呕吐一次,而且吐得比较严重。当然,如果你的宝宝回呕或者呕吐得很频繁,就应该找医生看一看。如果宝宝还有其他消化不良的现象,那就更应当去诊断一下。多给宝宝拍拍后背,让他打嗝,这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无论你如何换奶粉,如何控制他的食量,如何给宝宝顺气打嗝,回呕和呕吐的现象都还是会继续出现。
便秘
什么是便秘呢?便秘是指大便坚硬、干燥而又难以排出的情况。要确定宝宝是否患有便秘,不能只看他每天排大便的次数。大便干燥的时候偶尔会带有血丝,虽然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但是,只要大便上出现血丝,就应当找医生或者护师问诊。
有 的宝宝总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内排便,有的则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行。有的宝宝每天排便不止一次,也有的宝宝几天也不排一次大便。但是,看上去这些宝宝都同 样健康。没有必要非让排便不规律的宝宝规律地进行排便。
然而,在几个月以后,吃母乳的宝宝一般就不像吃配方奶的宝宝那样频繁地排大便了。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如果吃母乳的宝宝隔天才排一次大便,甚至几天才排一次的话,只要大便不是特别的硬,就不属于便秘,因为此时的宝宝不需要每天都排大便。
初为人父或人母的你,可能在孩子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时候会有些不知所措,不过不要着急,多了解相关知识,相信一定能帮助到你处理好宝宝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