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的打骂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青少年的打骂教育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国的父母习惯对自己的孩子实行打骂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稍加研究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弊是远远大于利的。

对双亲家庭的父母和孩子进行研究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对于他的行为严加斥责以后并不会制止这种行为,反而由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愤怒并且固执的将你勒令禁止的事情重复去做,引起更大的悖逆和冲突。

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都不会选择再去打孩子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家长(几乎是所有的家长)会采取口头上的训斥。当我们这种训斥的方式变成了大声的喊叫或是咒骂的时候,其实并不能达到我们要的效果,而且从长远上看,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是不利的。

经过调查,几乎九成的家长都曾经或是经常对自己的孩子用粗鲁的口头语进行训斥。但是家长们其实自己的这种的行为也是相当恶劣的,可能自己在训斥孩子的过程中传递了种说话的方式,孩子因此也会受这种方式的影响,不自觉的模仿。

有些家长很是困惑,为什么一次次的训斥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改正,反而还是一样犯错,甚至是越来越厉害了。他们同时也是很着急,不知道有什么有效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改正错误。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个割不断的东西叫做感情。每个孩子因为并没有完全的独立,他们在思想上或是行动上其实还是依赖父母的。当青春期的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要给他情感上的支持,亲情上的关怀。因为十几岁的孩子通常都会有成长所带来的困扰和痛苦,紧张和愤怒。这个时候他有时候会撒谎,打架甚至是偷窃。但是我们要弄清楚原因,不要随意的斥责,同时家长要带着感情去只因自己的孩子,帮助他走出困境。

父母和孩子要在一个平等的高度上面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谈话方式。你可以告诉他说他做错了并说明你的理由和你的顾虑,甚至阐明这样做事的后果。让他们深刻的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教会他们该如何处理问题。家长不要认为这种说教式的做法是很无力的,说话的功效和说话的音量并不是成正比的。这样反而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