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一学费超15万元的幼儿园家长冯女士反映,她两岁的儿子在幼儿园遭到老师虐待,身上多处瘀伤。法医鉴定孩子是轻微伤,校方否认虐童一事,拒绝公布监控录像,具体情况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近期虐待儿童、性侵儿童、摔死婴儿等事件频频发生,教师收礼、变相敲诈勒索事件更是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但现在这些违反师德的现象越来越令人发指。9月3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将在年内划定“师德红线”,并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逐渐消失的师德该如何寻回?什么样的师德是我们所需要的?怎样才能还孩子一个健康积极的童年,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出最美的笑颜。
何为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自律是关键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可以容许教学水平有失欠缺,但师德不容许有一点瑕疵。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精神、行为的模仿对象。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今后、甚至是一生的行为思想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提高自我精神觉悟,从自己做起,随时随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把自己的私人情绪带到学校中去。
法律法规约束必不可少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严惩师德败坏行为的决心。一方面,一票否决制表明了对于师德败坏的零容忍,但另一方面,一票否决制是否又会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呢?诚然,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合理制定制度,防止公报私仇等不公正举措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