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不需要大嗓门 减少口舌之争有办法

育儿不需要大嗓门 减少口舌之争有办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不知不觉提高嗓门。因此,区分清楚自己强调、突出与大喊大叫之间的不同,非常重要。如果对孩子出现言语方面的伤害,包括高音量,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得对小家伙造成伤害,这种程度几乎不亚于有形的体罚。

现代社会往往使用放大镜看待父母的养育问题。然而,当今父母的很多育儿政策都与自由、开放的态度相结合,但是有一些仍然不可以改变,比如:虐待、暴力、忽略这类没有丝毫的可商量余地。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大喊大叫,是一贯的方式之一,还是新的育儿禁忌?

大喊大叫等同于体罚

发表在儿童发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造成的伤害不亚于体罚之类。以美国人基础,跟踪调查了976户家庭,发现被父母喊叫的孩子很多会遇到在学校,以及与同龄人相处的麻烦,还包括向父母说谎。更令人担忧的是,父母在言语上的怒吼容易导致孩子患有抑郁。

临床心理学家,同时身为四个孩子的母亲-萨利安妮麦克马克证实了父母苛刻的言论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感到丢脸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喊叫、指责他们失败,那么生活在这种低气压之下的孩子会不断降低期望值。”麦克马克特别强调了父母喊叫的程度。一些家庭表现的嗓音比较大,这并不是一场关于音量的较量,而是更多关注父母在字、音之后所传递的信息与想法,以及感情。

麦克马克还指出,有的父母会让孩子难堪,甚至丢脸,他们表现出即使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安静,但言语之激烈、刺耳,对孩子造成直接的伤害。抚养过程中的积极与中性的平衡互动,体现在父母的鼓励。麦克马克提醒父母:“如果你将喊、叫作为维持孩子纪律的一种方式,那么就必须建立与之调和的平衡点,它不是你与孩子唯一的互动模式。倘若父母对孩子的叫喊达到或超过15%的抚养时间,那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帮助父母减少喊叫的简单技巧

此外,还有专家提出父母的叫喊对孩子自尊及自信意识的淡化,当父母下意识得开口叫喊之前,不妨试试以下的几个简单策略:

· 转变自己的期望:无论对作为父母的自己,还是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成为对孩子大喊大叫的一个导火索。

· 暂停,并且走开:冲淡并缓解紧张氛围的有效方式莫过于暂时从这当中脱离出来。

· 降低说话的音量:这条策略说起来简单,但常常被父母忽略。尤其当情绪比较断独、持续的眼神接触时,切记对孩子的教育重点-不是大喊,而是强化交流的质量。

· 形象化的表达:对幼儿可以采取行为图表的模式,通过简单、温和的步骤,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行动及表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