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肆无忌惮的资本:宠

孩子肆无忌惮的资本:宠

当孩子被宠坏,他们还能客观、无私、慷慨、大度、包容得为别人着想吗?也许,这个问题不会是肯定的答案。那么,父母有些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降低自私的态度及观念,教他们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呢?在以下的文章中,将有这方面的阐述。

当孩子们被宠坏时,几乎没人能赢得过他们。有研究表明,孩子对别人关心与照顾的能力与生俱来,但是,除非父母下意识培养孩子的这些美德,除非,它们会处于休眠阶段。因此,家长们完全有必要留心这方面的培养,让孩子抱持着无私、慷慨、善于思考的品质。

审视自我主义

压制孩子自私态度的主要一步在于不要容忍他们。当然,这并不容易。但是,如果父母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这种态度,必须表现得坚定与坚持。向孩子清楚、明确得说明自己对他新的期望:“在这个家里,你必须懂得为别人着想。”对于孩子每一次表现出自私的行为时,都要告诉他们这一点。并且,一定要说明他们的言行为什么错了,以及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

培养孩子的共鸣

善解人意的孩子通常能够更好得理解别人,因为他们善于设身处发为对方着想,真切感受他们的感受。这样,他们的心胸与心地更广阔、更具包容性。因此,培养孩子的这方面品质可以更好得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更全面、客观得思考与判断。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指出别人在不同的感情状态下,不一样的面部表情、习惯性举止、语气方式,以及处于困境中的状态。这样能够提醒孩子更切实得考虑到对方的情绪与心情,以及当下的行为意识。与此同时,鼓励孩子设想对方在特殊情况下的情绪反应。每天注意观察生活的片断,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得降低小我思维。

设置限制

孩子们变得自私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习惯了以自多的方式想与做。因此,父母帮他们设定限制,并且坚持让他们遵守这方面的规则,不要抱怨、噘嘴、发脾气,并且,当小家伙不高兴时大喊“你是世上最坏的爸爸/妈妈”时,父母不要为自己的管教而感到“内疚”。

当然,如果父母抱着与孩子成为好朋友的心态的话,这样的管理会有些困难,因此,重置自己的思维,并自己放在成年人、以及父母的角色上,并且认识到自己管教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变得更好、更成功,而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家伙。

强化孩子的无私行为

当然,在孩子表现出大度、无私的行为时,给予他们肯定及赞美,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因此而产生的变化,以及对自我的影响。接下来,将鼓励孩子从主观意愿出发,多一些这样的行为与态度,渐渐形成一种生活习惯与理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