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电视的普及,二十几年前,动画片大踏步进入儿童的世界,起初多数父母也为之新奇,慢慢地,当孩子的视力问题浮出水面时,家长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限制孩子看电视看动画几乎成了每位家长都要唠叨的事情。时至今日,当动画负面影响事件频出,家长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动画片带给孩子的真的只是视力降低这一问题吗?很显然不是。
不久前,央视点名批评部分动画片言行暴力,情节老套,并且就动画片造成的负面影响向父母提出了警戒。想要降低动画片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有赖国内动画制作方的努力和创新,另一方面,家长的合理引导也很有必要。那么,目前国内的动画片现状都会对孩子产生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呢?
No1:语言行为问题突出
·语言粗俗
尽管爸爸妈妈和学校老师都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可孩子最爱的动画人物一句脏话就会让乖巧的孩子也开了骂。细心的网友曾细数,诸如《熊出没》等动画片,短短十分钟脏话不下数十句,“笨蛋”、“去死”,让家长大跌眼镜的不雅词汇还有一大堆,甚至于主人公光头强的口头禅都是暴力型语句。
·行为暴力
孩子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羊情节,将小伙伴绑在树上烧伤;孩子模仿奥特曼从窗户跳出,认为自己有飞翔的能力;孩子模仿光头强购买电锯当玩具玩。诸如这类事件,真正发生在孩子身上时,家长们才慌了神。
No2:年龄定位不明确
针对幼儿动画的年龄分段,多数欧美影视公司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绝对严格控制给小朋友观看的动画片,甚至包括相关的道具、情节、画面等。而相较之下,国内动画市场现状标准不一致,对于动画片的受众年龄也没有明确规定,部分动画片甚至不知不觉成了“大人动画”。
No3:配音尖锐色彩艳丽
声音和色彩对于孩子的影响远比父母想象得要大。
·声音刺激性过强
暴力动作发出的声响、尖锐刺耳的人物话语,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情绪,让孩子不知不觉变得焦躁和好动。例如红太狼会一边吼出刺耳的骂声,一边用平底锅击打灰太狼;光头强会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用电锯砍树。
·画面选色大伤眼睛
部分家长觉得,孩子视力发育关键期就应该看一些对比度高的颜色,这样有利于促进视力发育,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虽然在玩具的选购方面,专家会建议父母选择色彩突出,对比度强的,但这一点放在动画片上并不合适。部分动画片本身配色就很鲜艳,加上对比度过强,电视画面不断跳跃,孩子长期观看势必影响视力正常发育。
No4:情节跳跃画面频更
·情节超出幼儿认知
好动画片讲究步步紧扣,让孩子有一种由浅入深的领悟,而现在部分动画片为了追求出其不意和刺激往往将情节设计得很跳跃,峰回路转,甚至孩子的认知都跟不上,所以孩子就懒得反应,看看笑笑就过了,逐渐养成了看电视不动脑的习惯。
·画面更替频率快
长期盯着电视屏幕,眼睛本来就会受到影响,而动画片如果画面更换得比较频繁,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和视力也难以集中,并且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指出,让听故事和看动画片的孩子各自画出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结果让父母大吃一惊,看动画片的孩子居然画出的大差不差。而与此同时,听故事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更具体,且孩子赋予了白雪公主更多的个性特点,在细节表现方面更突出,这意味着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大脑是思考的。
优秀动画片推荐
·经典国外动画片:《黑猫警长》、《猫和老鼠》。
·画面优美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狮子王》、《天空之城》、《千与千寻》、《姆姆抱抱》、《月神》。
当然,以上动画片也并非尽善尽美,在观看过程中,家长还是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动画片的积极影响更大地发挥,而尽量避免其不良影响,如人物传记类动画片《哪吒闹海》,其中的自刎画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羊情节,《熊出没》中光头强的暴力言行等等。此外,按照宝宝年龄选择合适的动画片也很重要,爸爸妈妈可以参照国外动画片的标准来给宝宝选择。
幼儿看电视的建议
1.小于3岁少看或尽量不看动画片,超过3岁逐渐引入动画片,并且从简单到复杂。
2.一次性观看动画片不宜超过一刻钟,每天控制在30-45分钟。
3.吃饭时、晚上躺在床上时不让孩子看动画片,以免孩子养成不良进餐和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