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作为一个吃货,还是一个电视迷,《舌尖上的中国》都是必看的节目。第一季播放的时候正是晚饭点,各种美食真是引人食欲大开。因此第一季播放结束后很多人都十分期待第二季。可是第二季开播以来被网友吐槽“一集不如一集”,尤其是前不久播出的第四集《家常》,被网友称为“四集中最失败的一集”。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变为“泪光中的中国?”
很多网友像看春晚似的看《舌尖上的中国2》,边看边骂。第四集《家常》寥寥无几的美食展现更让这一话题掀到高潮。“不爽,舌尖2人文太多,美食太少,拉小提琴的故事和生孩子的故事占了一半以上,到底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泪光中的中国!”第四集播出后,一位网友这样评价道。网友认为这一集不仅展现美食的桥段太少,片中表现的河南母亲更是引发非议。
这个故事说,一个妈妈为了女儿学琴,从河南来到上海当全职陪读。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她和女儿五年没有回过河南,没有与丈夫相见,连孩子的奶奶病重化疗都没有回去。虽然最终孩子获得了国际大奖,但面对镜头这位母亲痛哭流涕愧对家庭自责不已。网友认为本是体现亲情的主题,现在却变成了为了个人奋斗可以舍弃亲情,置亲人于不顾,实在太可怕了,这样的爱实在有些畸形。
小编按——
著名文人胡适曾在《我的儿子》一文中写道: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当然胡大师的意思并不是说孩子可以不孝顺,重点在前半句。天下的父母都是伟大的,但中国的父母应该是最辛苦的,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在褒奖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之余,我们换一种角度审视这种“父母心”,不禁产生了“是否值得”的疑问。
父母们对下一代寄予厚望是孩子们成长的动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经常会发出这样的哀叹:“我不行,就看孩子的了!”有的父母自己未曾取得成就,面对唯一的孩子,更加注重孩子的成败,希望自己失去的和期望得到的东西能在孩子身上变为现实。
在一些父母心目中,孩子是家庭的全部希望。在家中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从孩子,业余时间带孩子上补习班,陪孩子练特长,送孩子上下学、盯着孩子作业····几乎把所有时间全搭给了孩子。在一些人看来,“牺牲自己,为了孩子”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表明,这样的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观念也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对自我的不满意导致了希望子女出人头地的补偿心理强烈,容易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自信而衍生出来的消极、冷漠、保守、懈怠等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特征,会通过有意无意的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得到惊人相似的复制。如果孩子长大后也到了成人的年龄,为人父母之后,也来个自我否定,同样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岂不是极大的讽刺!
而且,当家庭倾其所有为了孩子,也无形之中让孩子背负着沉重的负担,加大了心理压力。而过于看重父母的期望和要求,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一旦成长过程中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这样的悲剧发生的也不少。这样看来,一些父母以牺牲自己来保全孩子,不仅仅是牺牲了自己,同时也是牺牲了孩子应当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自信、独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失去了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平和心态,这才是最大的伤害。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伦在研究成就动机时指出:父母若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就会诱导儿童成就动机的高度发展。由于父母的成就动机,既可为子女成就动机提供样板,又可以为其子女提供一个促进成就动机的家庭气氛,并能经常对其子女的成就动机给予迅速奖励的缘故。
综上所述,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父母们,的确需要认真想一想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平衡问题。舍得自我“牺牲”精神可嘉,但如果同时也“牺牲”了寄之于厚望的孩子,就太不值得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