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儿科急诊增近六成 发热腹泻病患居多

高温天气儿科急诊增近六成 发热腹泻病患居多

刚出梅,申城便迎高温天。记者获悉,儿科医院近日门急诊“大爆棚”,增幅超过平时的50%。医学专家提醒:高温天来临,市民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老人孩子等体弱多病者尤其需要注意,避免天热引起身体不适。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7月一到,就出现门急诊“大爆棚”。数据显示:该院门诊量从以往的5000多人,一跃至近8000人;急诊平日500多人,近两天则连续飙升至近800人,严重超出医院负荷。急诊科负责人陆国平医生解释,7月本是暑假就诊高峰,又遇高温疾病多发季,两种因素共同导致门急诊超负荷。至于具体病种,高温天导致的患儿发热、腹泻较多;此外,暑假期间的骨折、车祸等也略有增加。许多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前往医院手术,使原本爆棚的门急诊更加“雪上加霜”。

  郊区新建几家医院急诊病人也有所增加。位于顾村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内,近两日急诊量已达200余人,比平日增加两成左右,总量与市区总院基本持平。相比持续走高的急诊人数,现有医护力量却捉襟见肘。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夏志洁说,急诊本来人员配备不足,尚在招聘中;当下为确保急诊工作有条不紊,只好调剂门诊医生。郊区新建医院急诊人群主要有三类:一是户外工作人员中暑,二是气温过高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人,三是老年人心脑血管不适导致的心梗、脑梗发病。

  至于市区大医院急诊,因常年超负荷运作,近两日变化并不明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负责人孙湛介绍,该院急诊保持在500至600号,增幅并不明显,不过发热病人近两日明显增多,这可能与气温起伏变化大相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