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站一则“小学生竞选失败后,拒绝上学与老师见面”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大家对此意见不一,但都指出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莫被权势扰
小军原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担任班长,还是之前的大队长,但一次竞选失败让他陷入了人生的黑暗深渊。失去 “三道杠”后,挫折带来的内疚和自责让小军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学、老师的失望以及家长的丢官玩笑,都使他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他自觉无颜面对同学和老师,开始恐惧学校,拒绝去上学。
目前小军已经呆在家中3个月了,用哭闹、逃学来躲避上学。如果强行送他上学,他的身体一进校门身体就不舒服。他现在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医生介绍,“如果再耽误下去,可能会演变成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
其实几年来学生因为受挫而引发心理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演变成悲剧,令人扼腕。其中有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因为学习问题或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竟选择以极端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一项优秀的学生受挫能力更是不堪一击。这些都已在一再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加强孩子的受挫教育。
孩子心理困境父母帮忙解决
出现问题后必须重视起来,进行积极的应对才能解决了,像意外有黄金救援时间一样,心理问题的产生后也有一个3个月的最佳救护期。而且问题越早解决效果越好,一旦超出这个时间,不仅会加重病情,以后也会遗留心理阴影。
在孩子情绪失常时,家长应该足够敏锐,及时认识到孩子心情不佳并找出原因,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干预。家长的玩笑对孩子来说可不是小事,尤其孩子在遭受失败后,他的心理很脆弱会信以为真。而一笑了之或是不管不顾,放任孩子独自承受心理压力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这只会让孩子退缩前进的脚步。
但不是当事人总是很难真正体会到对方的心情,所以在面对孩子失败时,几句安慰无关痛痒,可能会适得其反,使孩子反感、抗拒。这时作为家长,不如引导孩子讲出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让孩子通过讲述或哭泣来发泄挫折感。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育中应该注意孩子培养受挫的能力,给予他们失败的机会。首先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要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独自上场,不可能永远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只有孩子亲身体验了,才有长大的机会。
再来家长应学会尊重孩子,在他们表现不好时,千万不要一味的职责,只用事情的结果来说事。人无完人,孰能无过。相反告诉他们过程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找出原因,直到成功。
另外这个过程也许很缓慢,家长要有耐心。您应及时鼓励孩子,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自然会一步步慢慢成长起来。这不仅是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也是一种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