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小儿发热,这些误区请勿踏入!

虽然发热是孩子生病时的常见症状,但是一些父母因为缺乏医学常识在护理时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今天育姐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发热误区,大家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体温大于37℃就是发热

在医学上对发热的定义为:腋温超过37.5℃或肛温超过38℃就是发热。育姐提醒大家,孩子的体温有可能在饮食、年龄、气温、衣被厚薄等因素影响下发生小范围波动。因此,孩子体温小幅度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并不一定表明他生病了。

误区二:发热会把孩子大脑烧坏

通常而言,发烧体温在41℃以下并不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直接损伤;体温超过42℃时,发热才会损伤大脑。请注意,只有身体处于极端环境中时,体温才有可能达到42℃,比如夏天待在封闭的汽车里。

大家常常听说孩子发高烧把大脑烧坏了,其实造成大脑损伤的的并不是发热,而是脑膜炎、脑炎等疾病。

误区三:体温计功能都一样,随便用

用温度计给孩子测量体温时,如果他穿着衣服或者腋下有汗时,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育姐建议大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体温计进行测量。

耳温枪:有一定误差,如果孩子发高烧,不建议用它给孩子测体温。

水银体温计: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应连续测量5分钟以上。

电子体温计:孩子发高烧,用它测量体温会比较好。

误区四:发热要马上吃药降温

退烧药只能让发热的孩子的体温恢复正常,但并不能消灭病因,所以不能胡乱使用。通常来说,孩子发低烧不用吃药,只需使用物理降温法降温即可。中度发热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高热和超高热要及时找医生处理,及时降温。

误区五:发热后立即打针吃药

小儿发热有很多种病因,孩子的年龄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孩子月龄在3个月以下,只要体温在38℃以上,就应去医院就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发热,大部分是病毒感染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建议大家将其送医检查治疗,千万不能在家盲目服药。

误区六:退烧后立即停止服药

发热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菌侵袭的过程,体温恢复正常并不表示病好了,只是表示病情正在好转。体内的病毒或细菌虽然被抑制住,但并没有消失,炎症依然存在。因此,大家要坚持服药,将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彻底消灭干净,以免疾病复发造成更严重后果。

大家请牢记以上这些误区,以后在面对小儿发热时千万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