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警:儿童单核细胞增多症

提前预警:儿童单核细胞增多症

孩子及青少年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一种病毒性病症。父母当然有必要提前了解,并尽可能即时预防。无论是从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适时得加以调整。即便有的时候难以一眼看出来,但也需要全面观察孩子的情况。

什么是“单细胞增多症”?

孩子与青少年会由于单细胞增多症导致流感症状,此类情况会在孩子休息或大量饮水后几周自行治愈。

单细胞通常由埃-巴二氏病毒(EBV)-一种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病毒。婴儿与幼儿感染EBV时经常有轻微的症状,或完全没有表现。但是,青少年与成年人感染之后往往发展成单核细胞增多症。

其传播方式通过接吻、咳嗽、打喷嚏,或接触了感染患者的唾液。它也可以通过共享餐具扩散。研究人员认为,这也会经由性交往传播。

感染了EBV的人群将携带此类病毒生活。尽管他们没有任何的症状,或有的已经出现症状。

尽管EBV是单核细胞增多症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其它病毒,如巨细胞病毒,也会导致类似的病症。如同EBV,巨细胞病毒也极可能潜藏在体内而不引发任何表面症状。

症状及标记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如发热、淋巴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或不明原因的疲劳、虚弱-这些都极可能被误诊为感冒、咽喉炎。

其他症状包括:头疼、肌肉酸痛、扁桃体肿大、皮疹、腹痛。

当孩子患有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组合。有的青少年则症状轻微,他们难以察觉。

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会在2-4周内自行消失。对一些青少年而言,由于疲劳、虚弱,其症状可能会持续几个月。

为了便于诊断,医生可能会对孩子进行血液检测与物理检测,如,扁桃体肿大、肝脏或脾肿大,这往往是感染的标志。

单核细胞增多症与运动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有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孩子在症状消失后一个月再开始运动。这是因为肿大的脾脏破裂容易引起内部出血、发热、腹痛。孩子们特别需要避免剧烈运动,直至痊愈。

并发症

大多数患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孩子会安全康复,基本没有问题。但也有罕见情况,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包括,肝脏或脾出现问题、贫血、脑膜炎、呼吸困难或心脏炎。

预防及治疗

父母应尽可能确保孩子不与患有此类病症的人群接触,餐具分开使用,并且教导孩子经常洗手。

此外,最好的治疗方式是休息,缓解孩子发烧及肌肉的疼痛。记住,当孩子出现病毒性疾病时,千万不要给他们服务阿司匹林,否则极可能导致肝脏衰竭,甚至致命。

在大多数情况下,病症消退后让孩子多喝水。如有其它问题,随时与医生联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