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没那么严重

孩子犯错:没那么严重

父母们最好不要在孩子犯错或失败的时候紧皱眉头,或出言训斥。别忘了,这是孩子学习并成长的一个机会,千万不要做出错误的引导。否则那样,父母本身也在犯错,不是吗?错误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们为孩子的前进与成功奠定了基石。

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等等之类的专业人士都表示,请允许孩子失败。并且,他们建议家长:如果你们希望孩子获得成功,那么,就应该接受缺憾美。

当孩子意识到他们失败时,为什么会被吓坏?

孩子有着想讨大家喜欢的天性,尤其渴望得到父母的疼爱。一些孩子比较难从个性化的角度看待自己,更重要的是,这是对于观察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下意识反应,以及当他们做错事时父母的言论反馈。当他们失败或犯错,他们显然对自己失望,并且认为,连带着令他们的父母也对他们失望了。

孩子如何从“不完美”、亦或失败中受益呢?父母如何帮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时,收到的讯息不是负面的批评,而是鼓励,那么他们就不害怕挑战自我,相反,令他们更乐于探索与冒险,并且通常失败不断得尝试。

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孩子:

首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父母需要以行动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尝试,并且抱以轻松、幽默的态度来对待。比如,类似这样的言论:“哦,看起来妈妈好像犯了个错。我们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更好。”随着孩子的成长与受到的熏陶,他们渐渐明白,失误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式,让我们变得强大。

其次,父母应该赞扬孩子继续尝试,而非放弃。比如,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父母不妨告诉孩子:“看起来现在还没有解决,但是我们知道你有勇气再试一次。”反复的尝试与坚持能够建立孩子的应变能力与性格,促进孩子的自我意识趋于安全化。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并且了解相对的不足。这种自我鼓励令他们得以继续往前走,并且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缺陷。

孩子有必要为了讨好父母而避开“失败、犯错”阶段,或终身为之斗争吗?

孩子在生活的不同阶段的学习模式至关重要。童年时期,对于性格、自尊、以及乐于冒险与探索的个性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这也提供了一次终身成长的机会。真正成功的人士必定能够时常保持自我反省,并且,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拥有公平公正的自我评价。这是核心及成功人士的一种本质。而这种品质的根基,正是在童年时期建立起来的。

当一个人能够有犯错的能力、承认错误的能力,并且改正错误的能力,这是一件永远都不嫌老的事情,并且,这是真正性格与能力的标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