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有时候会自言自语,有的时候当他独处时,似乎在与谁一起玩,这些,都可能是他们假想自己有一个,或几个朋友。事实上,他们虚拟出的人物并不存在,但不可否认,大部分处于假想阶段的幼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不必惊慌,但有必要随时观察。
为什么假想朋友似乎成为学龄前儿童必然会经历的一道仪式?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怎样的吸引力?
孩子开始拥有想象力的年龄在2岁-3岁半,他们会假装开始玩游戏,三分之二的孩子会幻想有一、两个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到小学阶段。
想象力可以帮助幼儿适应身边的环境、与人相处、并解决及处理问题。他们虚拟出的朋友帮助他们适应并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如搬家、有新的弟弟或妹妹出生、认识了新朋友。并且帮助小家伙们掌握一些技能。
大多数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幻想出的朋友并不真实存在,尽管如此,在他们面对不舒服的状况时,这样的想象力仍被派上用场,或者作为他们情感无法表达的一个宣泄方式。对很多孩子而言,假想出的朋友只是为了好玩。
父母可否将孩子虚拟出的朋友看作孩子孤独的一种标志?
无论孩子抱着怎样的目的,虚拟出自己有朋友的行为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育儿专家曾有过推测:孩子幻想朋友是由于他们比较难与别的小朋友相处,他们相信这样的行为通常属于第一胎出生的孩子或独生子女,并且认为这类孩子需要多与别的小朋友玩,让假想有朋友的“问题”消失。也有专家表示,不管孩子有没有兄弟姐妹,他们都会有过幻想朋友的阶段,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项自然并健康的部分。
曾经有过一项研究,在对7岁的孩子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近65%的孩子都幻想自己有虚拟朋友。
孩子虚拟朋友的现象仅仅是他们具有自然想象力的产物?
也许如此。耶鲁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专家曾在著作中提及,假想出朋友的孩子们似乎有更富有想象力,有更丰富、全面的词汇能力,并且能更好得自娱自乐。
问题之一:父母是否该加入孩子?
孩子假想的朋友当中,偶尔包括父母。那些不存在的朋友有着不同的姓名、外貌、年龄、习惯等等。嘲弄或者禁止孩子幻想很可能让孩子将此行为视为他的个人秘密。有专家指出,尤其对于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途径来适应生活的变化及问题,并且表达自我。从某种程度而言,假想的朋友能够让孩子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透露内心的想法。
父母可以考虑给孩子一定的空间,避免为此而与小家伙造成矛盾、摩擦,甚至是训斥、愤怒。但是,如果父母意识到孩子的虚拟程度变得严重时,请咨询相关的心理健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