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行为干预中教师应遵循的步骤

学生问题行为干预中教师应遵循的步骤

现实中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学生表现不错的时候,老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对特定学生的关注和交往。有些学生因为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或者得不到喜欢的玩具和活动,就更易表现出问题行为。不幸的是,不少老师由于工作的压力,自然会有上述这种习惯。

为了防止这种倾向对学生行为的影响,除了老师应尽量妥善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处理好教学工作和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外,学校也应该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便使老师有可能运用无条件强化,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正面和温馨的环境。在具体运用时,老师和其他干预人员应该遵循以下的步骤。

具体了解学生喜欢的关注形式和物品是什么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老师与他一对一地讲话,而有的学生则喜欢老师拍拍他肩膀等身体部位,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要求。

例如,老师可以为智力发展滞后的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物品,然后看学生是否长时间地接触某一物品。老师可以尝试取走学生手里拿着的玩具和物品看其是否有反抗动作。如果把玩具和物品放在离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学生是否很快上前拿取玩具和物品?学生在接触玩具和物品时是否有愉快的表情?

如果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基本是肯定的,则可以认为学生从许多玩具和物品中选择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应该指出的是,老师用评估方法确定的强化物应多多益善。因为有些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有限,对一定的玩具等物品很快会达到饱和的状态而失去兴趣。所以老师在执行无条件强化方法的过程中,有时得更换作为强化物的玩具等物品。

评估确定问题行为的平均行为间隔时间

所谓平均行为间隔时间,就是两次问题行为之间的平均时间。干预前问题行为的平均行为间隔时间,是有关行为基线的重要信息。为了确定问题行为的平均行为间隔时间:

首先要对目标行为做出明确的定义。例如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专指攻击性动作,还是也包括攻击性语言等。

其次,老师要确定对目标行为进行观察的时间及其长度。例如,从周一到周五的每天,在学生上语言课的50分钟为固定的观察时间。

然后,老师观察目标行为并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和分析观察到的结果。学生在一个250分钟时间段中平均表现出25次目标行为,那其平均行为间隔时间为10分钟。

总之,平均行为间隔时间,就是观察时间的总长度除以所观察到行为次数总和而得到的两次行为之间的平均时间。

据此确定并且实施无条件强化的时间表

在确定无条件强化时间表的过程中,一个基本原则是这一时间表要以问题行为间隔时间为基础,并且在时间长度上前者(两次无条件强化之间的间隔)要短于后者(两次问题行为之间的间隔)。这样的无条件强化频率能够比问题行为的平均行为间隔时间快上一拍,从而能够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就消除其动力因。

例如,某一问题行为的平均行为间隔时间为10分钟,无条件强化的时间表在开始时应该是每8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这样,学生在通常发生问题行为之前就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注或者玩具。从而,其问题行为的动力因很有可能因此被消除了。作为一种参考,有专家提出用平均行为间隔时间乘上80%的公式来确定无条件强化时间表的时间段。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