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参与到什么样的体育活动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对他们的心性、脾气、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戴上手套、头盔与小伙伴在搏击场上一决胜负的话,就别埋怨孩子在往后的成长当中会习惯性得挥舞拳头。这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作为孩子,很可能会与别的小朋友-兄弟姐妹、邻居、同学、小伙伴发生争执,以至于出现激烈的肢体冲突(尤其当家里孩子过多时,这种情况更是难以避免)。也许这并不罕见,甚至时有发生。
如果孩子把小伙伴打得嘴角流血……
身体方面的暴力,是人人都不赞成的一项举动-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没有哪个小朋友天生喜欢打自己的兄弟姐妹。(好吧,偶尔可能会有一点点这类的举措,尤其是他们表现得特别可怕的时候)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非常清楚得明白,在争吵过程中,当程度不断得加深、激烈,甚至付诸于暴力的行为时,会出现十分严厉的惩罚。比如,争端冲破沸点后的一记耳光、互相踢、打、甚至划伤。而孩子们在争斗中的表现则不外乎速度非常快的一方占据主导,打另一个小朋友,或者用足够多的鬼点子将自己的意图彻底得表达出来。
但是,上帝会站在弱势的一方-如果你将小朋友弄得嘴角破裂,或者满脸是血,没有人可以帮助肇事的孩子。然而,作为成年人或者是父母,似乎都会期望孩子之间不要相互欧打。也许,家长们应该鼓励,倘若没有要求,孩子们极可能只是在自命清高的保守风格中,抑制住身体的暴力倾向。
家长们能想到的活动影响着孩子的意识
父母们还会想出哪些其它的主意或点子呢?是鼓励孩子学习搏击?还是这类的活动?在这一点上,有家长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提出建议,引导孩子学习积极的课外活动、健身项目,如武术,可以灌输给孩子自我欣赏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律及自信。
然而,依然还是会有家长带孩子学习搏击之类的活动,当然,他们的本意并非鼓励孩子去打架。同时,这个活动的组织者尽管明确要求孩子在搏击过程中不可接触到的身体部位,以及配有专门的保护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孩子的打斗的过程当中不造成身体危害。但是,仍然不得不说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容易种下隐性的暴力因子。
社会在宣扬对孩子进行反暴力、反欺凌的教育同时,关注孩子的日常活动及细则很有必要。与此同时,家长在选择健康、运动项目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否则,孩子们极可能从小吵小闹的过程中,升级成为拳头与拳头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