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修养的目的所在

家教、修养的目的所在

曾经,一位澳大利亚的父亲的遇到意外,处于生命的边缘时,反思自己作为一名父亲,对孩子抚养过程中的种种。随后,他在生命即将终结之前,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细节。所有父母在除了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生活之外,可曾考虑到,孩子家教及修养的重要性?

人们流行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朝夕相处的父母与子女,会不会在早晨的一个再见吻或拥抱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呢?事实上,这是每天发生在很多家庭的画面。当意外发生,为人父母在那一刻会有怎样的意识?曾经日复一日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与责任,实现所期待实现的种种。可是,在生命的临界点上,那份感悟为常人所难以体会。退后一步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的生活,与此同时,陪伴孩子一生的家教及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质量。父母们在日常点滴中,该如何培养呢?

使用肯定的语言

明确表达自己的心情,告诉孩子“我爱你”,学会传递并分享个人心情、感受,肯定孩子的言行及态度。包括他们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种种。

让时间变得有质量

这并不强调必须做些什么特殊的事情。但是,当你一旦开始,就请全心投入。无论是看一本书,还是玩一场游戏。

礼物

塑造孩子对“礼物”的概念,既不是用来代替时间与情感的物品,也不是迷茫的唯物主义,而是在送人礼物的过程当中,传递爱与思想,并且意味着对礼物的挑选,也是用心准备的。礼物代表的是一份心意,而非仅仅一个物件。

身体语言及接触

这意味着哪怕是帮孩子翻开衣领,拍掉身上的灰尘,或者依偎着坐在沙发上,都是亲子交流的一种方式。此外,与孩子的聊天的时候,注意目光的接触,以及身体的状态是放松、还是紧张,孩子的神情所传达出的情绪,以及不经意间的肢体语言,这些都有助于了解孩子。

措词

父母与孩子的说话方式、表达方式非常重要,这也是为孩子今后与人沟通时,为他们树立榜样最直接的体现。打个比方,当孩子的行为过于顽皮的时候,有必要帮助他们分析潜在的行为意识,而不是仅仅盯住顽皮这一话题不放。

转移焦点

毫无疑问,父母的关注通常都在孩子,并且付出了全部了心思:关心孩子今天的着装有没有被小朋友取笑、关心孩子在外面会发生些什么、关心孩子这次考试怎么样、关心孩子以后念哪所大学……事实上,在关心孩子之前,父母可曾将精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呢:你的行为模式是怎样、你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信心、你的自信来源于哪里、你的弱点是什么、你对未来抱持怎样的期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是他们家教的来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