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勤奋宝宝 不如创建勤奋环境

期待勤奋宝宝 不如创建勤奋环境

孩子生来如白质,所有的习惯、品质、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所致,而环境因素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就是家庭教育。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需要营造相对应的环境和教育方式,例如勤奋宝宝。

如何培养一个勤奋宝宝?就此下面的三个方面开始做起吧。

一、让孩子做好每一件小事

或许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勤奋学习就可以,其他的事情自己可以包办;或许有的孩子也会认为,只要学习好,今后有出息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花钱请人家干。果真是这样吗?

无论何种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从点滴做起,从生活中每件小事做起。不能说勤奋的习惯可以只表现在某个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可以懒惰。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养成勤奋的好习惯,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勤奋始于每一件小事,勤于做好生活中的小事,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勤奋的习惯。当勤奋成为孩子的一种品质时,无论在哪一方面,孩子都会自觉地表现出勤奋的特质。因此,家长不要总是对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干。”

二、严格教导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自制能力不强,稍不注意,他们就想偷偷懒,这样不可能养成勤奋的习惯。因此,父母要严格要求孩子,发现孩子有懒惰的苗头,就要教导孩子。

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勤奋的好处,孩子也知道勤奋的孩子讨人喜欢。但是人是有惰性的,一旦自我克制惰性的能力不强,就可能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懒惰的习惯。因此,在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的过程中,父母要严格管教孩子,坚决不能让孩子被懒惰的念头影响。

三、通过劳动促使孩子勤奋

勤奋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还表现在工作和劳动上。首先,父母要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很多时候,父母在工作中表现得勤奋,认真做事,会影响到孩子,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母的这种品质。

其次,父母可以用劳动付费的方式激励孩子劳动。同时,告诉孩子要想得到零花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劳动去争取,这样孩子如果想要零花钱就会勤奋劳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干活才可以有所收获,懒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这样,等孩子长大后,他就知道勤奋地工作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