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损友,有法可依

让孩子远离损友,有法可依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认识不同的朋友,随着他们年龄,以及心态的变化,朋友也不尽相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当然会担心孩子选择的朋友们是否能对他形成好的影响与帮助,还是起到反效果。而这,需要一定的技巧来处理,避免硬碰硬。

父母必须明白一件事:你不选择孩子的朋友。事实上,当你批评他的朋友时,会发现孩子的反应很激烈。这是因为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已然会保护自己选择的同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学会通过朋友看待这个世界,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式,朋友胜过身边的任何人。

父母经常会听到他说:“你根本不了解!”另外一部分的观念模式则是:“没人了解我,除了我的朋友!”因此,如果父母抨击,或者批评孩子的朋友们,无疑会令他们的友谊更坚固。专家认为,无论父母对孩子的朋友抱持怎样的态度,直接攻击基本没有任何效果。事实上,有些孩子甚至很高兴爸妈不待见自己的朋友,这会给他们的友情增加些调味剂。

父母当然要了解自己的目的在于保护孩子的安全与健康,而孩子的目标则是大家能够喜欢他。当父母不喜欢孩子的朋友时,以下几种方式将起到帮助作用。

尽量避免反复批评他的朋友

专家表示,对孩子反复指出他的朋友的不足、缺点,或者有多糟糕,从来就不是一项有效的策略。再次,青少年在他们人生发展的阶段当中,对自己选择朋友的眼光不容怀疑,这时如果父母提出你朋友实在很不像话,无疑会令孩子感到尴尬,会本能得保护自己的朋友,而坚决否定父母的观念。因此,父母应该意识到:批评孩子的朋友,等同于批评孩子的某个方面。因此,只会遭到孩子的敌意与疏远,即使父母说的是实话。

对行为进行明确的声明

如果真的不喜欢孩子的朋友,父母需要做的一件事也许是做出声明:“我不喜欢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可以说“我不希望你和有麻烦的孩子一起玩,那样你也会陷入困境。”,父母能不能把这话每天说一次?当然不!但可以偶尔提及。确保声明简洁明了,指出不喜欢的具体行为,而不是批判。

结构化管理

这对处理孩子的朋友问题比较有帮助。换言之,如果不放心孩子的朋友,那么在平时上课的晚间尽量不允许孩子外出。并且对他的去向,活动多加留心。如果孩子一味坚持自己的选择,那么让他明白随之而必须承担的后果。

与孩子谈谈朋友的意义

如果孩子与会将他带坏的朋友一起玩,怎么办?父母必须了解他们之所以会玩到一块儿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由于孩子害怕他们,所以试着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当孩子害怕校园恶霸,或者其它孩子的话,选择之一便是融入他们当中,和他们一样。即使孩子知道这不对,但能够为他带来相应的安全感。而这,恰恰是父母忽视,并且必须弄清楚的关键所在。告诉孩子,他有选择,并且能够不受欺负。让孩子明白,他选择的是朋友,而非屈从于恶势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