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行为溺爱孩子难发现

“溺”有“淹没”、“沉迷不悟”的意思,例如“溺水”、“沉溺”,如果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爱意泛滥如同潮水“淹没”孩子,是一种沉迷不悟的错误行为,反而会让孩子的身心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随着对教育的重视,如今很多父母也知道溺爱孩子不好,但是生活中很多父母的行为属于溺爱却不自知,不知不觉就让孩子滋生出了很多问题。

1.过分关心

父母和老人的过度关心和照顾会让孩子变得娇气。比如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往往会把孩子当作中心,一再逗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中心,所有人要围着自己转,变成了小“人来疯”。

2.待遇特殊

独生子女在家庭里的地位稳居第一,“小皇帝”、“小公主”们在家庭中处处都受特殊照顾,很多父母都认为应该给孩子一些特别的照顾,比如好吃的都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多吃,孩子过生日买大蛋糕和喜欢的礼物,但父母的生日就草草度过。如此特殊的待遇让孩子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变得自私自立,不懂感恩和付出。

3.轻易满足

有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在生活上照顾孩子,于是就给孩子物质上的享受,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论大小都一一满足。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懂得珍惜,讲究物质享受和攀比,不爱惜金钱,缺乏勤劳吃苦的精神。

4.央求无度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没有父母的威严,一味地用好言好语安抚,比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但孩子是越宠爱越扭捏作态,培养不出责任心,而且为人父母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5.养成依赖

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走出家门。不管孩子去哪儿都得跟着,睡觉搂着,坐着偎依,走路还得背着。如此一来孩子变得胆小无能,丧养成依赖心理,丧失了独立精神。

6.代办包揽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劳动太劳累,或者嫌孩子做事不利索,就自己大包大揽。四五岁的孩子还喂饭,帮着穿衣。等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做任何家务事,无法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如此包办下去,家庭中就会多一个懒惰、自私孩子。

7.大惊小怪

孩子的胆子小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家长惯出来的。有水不能去,黑的地方不能去,地不平不能走,小毛小病马上去打针。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呢?祖父祖母或者父母一看到孩子有什么异样就惊慌失措,大惊小怪,如此娇惯孩子从小就打被下懦弱的烙印了。

8.懒散宅居

如果让孩子饮食无度,作息颠倒,习惯睡懒觉,休息日习惯宅在家中,长大后就会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有始无终。而父母对这样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还觉得孩子喜静不闹腾。

9.盲目袒护

这样的行为往往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见的。在爸爸妈妈管孩子的时候,老人总护着:他还小呢,孩子大了自然会好的!这样一来孩子就“教”不了了。孩子在家中时时都有“保护伞”,不再害怕批评和教育。有时还会因为孩子造成 家庭不和。

以上的种种行为不会全部出现,但一般家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溺爱行为,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需要用科学的爱保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