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爸爸妈妈总是一脸愁容的表示,“似乎他或她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甚至还引起小家伙的不满,如果想听到孩子的一句认可,似乎比登天还难,自己千辛万苦抚养他长大,还吃力不讨好!”事实是,这是一项非常、非常普遍的现象。
让我们面对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身为父母,往往是件吃力不讨好、不被感激,甚至徒劳无功的工作。在有孩子之前,人们往往对生育、抚养抱持着不够实际的期望。当以前目睹了一些父母的抚养轶事,或者被孩子“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你曾暗暗发誓:“我绝不可能成为那样的父母“。可是后来,当为人父母才终于发现:在有孩子之前构画出的理想形象是不现实的。抚养孩子并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并且大多数的父母只能尽量做到最好。
爸爸妈妈的各种不易
作为父母,无论是设置界限、给出结果,或者保持一致性的抚养政策都并非一件易事-并且,孩子不会因此而对你充满感激。如果你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似乎理所当然时,记住一个目标:你的努力是为了引导孩子成长为有责任感的成年人。几乎每位家长都明白:这是一项坚韧、坚定且永恒的工作。从某种程度而言,孩子需要父母教会他们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恰当的行为;需要父母引导他们懂得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需要父母为他们设立界线,并且最终明白这不仅从他们的行为角度出发,同时还确保了他们的人生安全。
孩子的感激来得稍晚一些
有心理专家表示,当他致力于孩子的治疗工作时,不少孩子在最初的时间里表现出极度的不屑、放纵、难配合,但在治疗完成,离开的时候(通常为一年半到两年后),一些铁杆孩子会表示:“在我刚来这里时,很讨厌你。可是慢慢学会了对你的尊重,现在我明白你是如何帮助我改变的。”
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这一经验转换为父母的角色。大多数时候,父母真的很难指望从孩子那儿获得欣赏与感恩,尤其是在一些抚养过程的艰难时刻。但是,当孩子渐渐成长、成熟,他会明白并理解父母为他付出了什么。
有的孩子将“恨”挂嘴边
对于一些孩子,尤其有对立违抗性障碍或其它行为问题的小家伙,他们的父母无疑更加辛劳。这类孩子会动不动就说:“我恨你!”、“你是这世上最差劲的妈妈!”,他们的顶撞、尖叫、直呼姓名伤透了父母的心。如果期望在这种困难时刻里,从这类孩子身上获得赞赏,那么父母真的寻错了方向。
当没能听到自己的孩子给予认可,爸爸妈妈难免失落。但是,如果一味得反其道而行,只会让事情愈加复杂。针对这类现象,父母不妨换个角度看待,包括: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对自己给予肯定;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与孩子的尴尬;与别的家长分享心得。
无论孩子的反应如何,父母的自我尊重与肯定,会对小家伙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孩子充满抱怨,但是作为家长,你走正确的路、做出正确的选择,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渐渐的,一切会有所转变,当孩子的意识与态度变得明朗时,他会感激你为他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