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孩子“被单亲” 父亲角色不可缺

养不教父之过,这三字经小孩子都会背诵。但是在这个年代,来自父亲的教育却越来越少,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一情况发生呢?

父亲角色缺失问题非常严重

在原始社会,孩子会跟着父亲出去打猎,同时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但是在这个时代却不同,父亲没能成为一个家庭的重要角色,反倒成为一种影子式的爸爸。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说,父亲这个位置基本是空缺的,对于父亲来说,家庭可能只是个休息的旅馆。

在北京,有八成的父亲(有3-6岁的孩子)表示自己工作很忙,无法和孩子交往;在天津1054人的调查表示,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存在父亲“缺席”的情况,子女的教育主要来源于母亲。此外在2008年,中日韩美四国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高中生将父亲作为第六倾诉对象,前面分别是同性朋友、母亲、异性朋友、兄弟姐妹、网友,其它三国也很靠后,排在第五位。

父亲缺失母亲会变的焦躁

祸不单行这一词,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式的家庭,因为当孩子有一个长期“缺位”的父亲,那么他基本上就会有个易焦虑的母亲。当老公成为家庭中的隐形人,女性对于婚姻和老公的以来或逐渐转移到孩子身上,和老公的距离也是渐行渐远。

但是这种孤军奋战,会让女人变得非常孤独、紧张、没有安全感。她会逐渐把家庭变成非常痛苦的工作地点,给孩子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导致孩子和母亲之间的过度依赖。孩子因此长期生活在母亲的情感里,而不是父亲的世界。之后夫妻问题、亲子关系、以及教育问题不断显现。

孩子也会因此失控

孩子教育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夫妻关系,一个家庭中被疏远的夫妻,是个无家可归的男人,而一个无家可归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个寂寞孤独的女人,看起来是亲子问题,事实上也是夫妻问题。

母亲本来应该把很多需要可焦虑给夫妻承担,但是因为这种疏远,导致都发泄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就会因此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比如压抑、暴虐、伪装等等。

替代丈夫的孩子,过早承担起了成人的责任,为此出现各类身心疾病。而孩子这种失控情况,会使家庭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家庭矛盾会因此不断升级,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婚姻也因此得到一种怪异的维持,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的婚姻。

为什么男人无法扮演好父亲角色?

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女性很容易觉得男人没有责任心,会抱怨:这些男人都不知道我多苦,不管家里任何事情。而男人会反驳:我工作很辛苦。那么男人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能扮演好父亲这个角色吗?

1.学习渠道变宽、应试教育模式所致

农业文明期间,很多生存技能是从父亲那习得,比如泥瓦匠这种技艺就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付出父式教育和管理。但是到了现在的工业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孩子有很多渠道学习知识,父亲的作用被不断减弱。

此外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孩子在成年前全天候都在学习,父亲没办法和其交流,而母亲主要照顾孩子日常生活。而且在中国亲子关系排第一位,而夫妻关系为其次,亲子关系中,明显是母亲和孩子关系更好,所以本就脆弱的父子关系,几近破碎,父亲不得不退守二线。

2.老传统觉得男人不能和孩子过于亲近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父亲本就是个不重要的角色,因为男人是主外,而女人才主内。此外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父子是上下级的关系,父亲往往不自觉的要保持自己威严,不要和孩子靠的过近。

3.男人本身就害怕做父亲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男人长大就要拜托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依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男人潜意识里面,孩子的诞生是悲喜交加的事情。因为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其童年的痛苦就会逐渐出现,他会担忧妻子有了孩子,就会疏远他。而妻子也确实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投到孩子身上,导致男人被忽视。

中国的家庭该怎么自我救赎

中国男人会把焦虑投射到工作中,而女人会把焦虑投射给孩子。而父亲缺席会导致孩子出现问题,但是这觉不只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单方面觉得这是男人问题,那么只会导致男女关系变得孤立、仇恨,让孩子和父亲渐行渐远。

女人除了家庭还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单单把自己规定死家庭主妇这个身份。而男人也不要总把所以精力放在工作上,要学会面对自己的情感和脆弱,不要做一个只会躲避妈妈的小男生。父母、男女都要考虑要改如何生活,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和谐,彼此的关系能更加亲密。

相关文章:

当妈的,一定要够“懒”

从校服看出的日本教育观

不良行为影响孩子性格!需及时制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