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剖腹产孩子致敏率提高五倍

研究显示:剖腹产孩子致敏率提高五倍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比其他婴儿更容易患上过敏症。

研究人员对1200名新生儿进行了跟踪调查,从他们1个月、6个月大,直到长到1岁和2岁。到2岁的时候,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与自然分娩的婴儿相比,他们暴露在高水平的家庭过敏原如宠物皮屑、尘螨中时,过敏的几率是后者的5倍。

“这项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卫生假说,儿童早期暴露于微生物环境中,将影响免疫系统的发展,从而出现过敏症状。”研究的主要作者,底特律亨利福特医院健康科学部门主席,克里斯汀·科尔约翰逊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相信婴儿在产道里的时候,接触到细菌环境,是影响他们免疫系统的主要原因。”科尔约翰逊博士说,“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他们将处于一个高危的胃肠微生物环境,这可能影响他们抗体免疫球蛋白E的开发。”

免疫球蛋白E是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湿疹等发病机制调节的主要抗体,因此与过敏、哮喘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免疫球蛋白E会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

这项研究在周日举办的美国科学院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年会上发布,地点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

研究发现了剖腹产与过敏风险之间的关联,但并不能证明其存在因果关系。该研究结果在医学年会上发布将是初步的,它不久将发表在同行评议杂志上。

抗过敏药物:

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

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