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博爱之心从小教起

儿童的博爱之心从小教起

孩子伤害小动物、花草树木等行为是一种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妈妈应该帮助孩子改正。

辨析孩子缺乏同情心的类型

首先,妈妈要明白,孩子这种不尊重生命的行为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他就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生命应该被尊重和爱护,不知道它们受到伤害后也会疼,而纯粹是出于好玩儿或好奇来伤害它们。对于这种情形,妈妈只要加以引导,孩子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自己就会加以改正。

另外,有些孩子虽然知道伤害小动物和花草树木是不对的,但依然照做不误,这就可能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有关了。

1.家庭环境压抑

如果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比较压抑,比如长期受到父母的冷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出于一种发泄的情绪,欺负“弱者”,来消除内心的不平衡和压抑感。因此,家庭氛围的和谐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妈妈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2.自卑心理

如果孩子有较强的自卑心理,比如常受到同学的奚落,在学校受到歧视,或者由于父母离异缺少关爱,都会使得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当自卑到达一定程度时,孩子就会寻求特殊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以寻求一种畸形的心理平衡。因此,对于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妈妈也要多加关心;离异家庭的孩子,则更需要妈妈时刻了解他的内心所想和所需。

3.自我意识强

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识太强,也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暴力行为。这多半跟家庭教育方式有关。妈妈除了要经常灌输给孩子“真、善、美”的观念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孩子接触太过暴力、血腥的影视剧和书籍。

4.好奇心

除了环境所致之外,孩子的残忍还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这时的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联系在一起,而只是单纯地为了追求好玩儿和刺激。比如,他们有时候会不停地将甲壳虫翻过来,看它怎么翻回去;有时会故意将昆虫的翅膀扯下来,看它还能不能飞;有时甚至会把小猫从高处扔下来,看它会不会摔伤。这些行为看似残忍,其实都是孩子的“无心之过”,妈妈要注意教导的方式方法,既要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也不能抹杀了他们的好奇心。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家长不妨试着给他买一个小动物或一盆小植物,让他亲自来照料,比如一条小金鱼、一只可爱的小狗、一盆小花等。当所养的东西渐渐长大时,孩子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它们也是一种生命,从而不会再忍心破坏同类事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