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日报》,新生儿的妈妈们往往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孩子夜里哭的时候,她们是应该赶紧去安慰呢?还是任由孩子哭出来?
事实上,儿科医生的报告表示,婴儿半夜醒来是父母普遍忧心的问题。坦普尔心理学教授玛莎·温劳布的一项新研究,为家长就此做决定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该研究认为,对多数婴儿来说,最好让他们自我抚慰、自己平静下来并逐渐回到睡眠状态。
儿童发展及亲子关系专家温劳布说:“6个月大的婴儿多数能睡一整夜,每周大约只有一次会吵醒他们的母亲。但是,并非所有的婴儿都遵循这种发展模式。”在这项研究中,温劳布和其同事,调查了6~36个月大的婴儿的夜间睡眠模式,研究结果将这些婴儿分成了两组:睡眠者与过渡睡眠者。
“如果在他们睡着的时候去测量,所有的孩子都像成人一样,睡眠周期为1.5~2个小时,醒来后会继续返回睡眠状态。有些婴儿醒来时则会哭喊,没有继续睡觉,他们就是所谓的‘夜间不眠者’。”
温劳布还说,研究得到了几个结论。其中之一就是,遗传或体质因素(可能会反映在脾气暴躁中)会影响早期睡眠问题。“若连续18个月都有睡眠问题,就应该去进行专业咨询了。”还有一个结论是,婴儿学习如何自己入睡是非常重要的。
温劳布补充道:“如果母亲调节夜间醒来的方式,是让孩子养成在哺乳时入睡的习惯,那么孩子可能无法学习如何进行自我抚慰,这种自我抚慰对规律性睡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温劳布表示,产妇抑郁症与婴儿觉醒的关联机制,将受益于进一步的研究。婴儿在6~36个月大时,产妇若表现抑郁的话,很可能早在孕期就已抑郁,而这种产前抑郁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睡眠觉醒。同时,也要认识到,睡眠不足会加剧产妇抑郁症。
“最好的建议是,每晚在特定的时间将婴儿放到床上,让他们自己入睡,并且要克制住冲动,不要一听到婴儿醒来就赶紧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