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智商的发展在不同年龄段不平衡一样,孩子的德商亦如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德商。
家长要认识孩子的道德发展阶段
可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两部分:从出生到3岁;从学龄前到成年。即便孩子还裹着尿布甚至不会说话,其道德就已在发展。并且0~3岁这段时间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信任感、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形成。
道德推理阶段论对家庭进行道德教育的启示是:家长了解道德推理阶段论有助于理解孩子,以便把孩子当成一个思考者来欣赏,并适时介入。
道德推理阶段就像一个自然的阶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龄越有越有爱心。不能仅仅根据孩子的年龄确定他的道德阶段,如有的孩子尽管5岁了,仍可能我行我素,处在阶段1。
从一个层次到下一个层次的提升称为道德阶段的纵向发展,横向发展意味着在与个体发生关联的所有情况下使用某一阶段能推理方式。尽管一些孩子进入了道德推理的更高阶段,但该阶段的推理方式并不在其日常行为中贯穿始终。只有使用推理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才真正地进入更高推理阶段。
从出生到3岁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
婴儿期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抚摸、爱是满足孩子依恋需要的基本途径。家长通过了解和满足孩子的需要有助于孩子学会服从,进而有助于孩子学会爱、信任、自信,为激发他们去探索和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其后整个道德推理阶段的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在1、2、3岁侧重点各有不同。
1.1岁期间注意积极的爱以及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孩子尽量安全地去探索,使用替换法、转移注意力等策略强化受欢迎的行为。
2.2岁时,孩子往往想独自做一件事情,又常常对父母合理的要求说“不”。对此,家长可通过提供选择机会以维护家长的权威和体现对孩子的尊重,也可通过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转移注意力、暂停等策略解决亲子冲突,促进孩子的道德发展。
3.孩子3岁时,其独立性有了一定的发展,较之2岁时更顺从,更容易听大人的话。因此,对3岁的孩子可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