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动多 忙碌所得少

孩子活动多 忙碌所得少

是否会有家长出现类似这样的抱怨:“我的女儿不擅长中踢足球,可是她的朋友们都喜欢,她也去玩了。”“如果不给我的儿子在每天课后安排课外辅导,他一定会边吃垃圾食品、边玩游戏。”“她想学体操、舞蹈、艺术、烹饪,可是她每周两次有固定的课后宗教活动,自发性的。”诸如此类······

这是父母与孩子通常会发出的典型“控诉”。显然,孩子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并且,如果各种学习班、兴趣班、课后辅导是由家长督促进行,或孩子们为了与同龄人保持步调一致而选择的,那们便无从抱怨起。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有一点显然易见:孩子们太忙碌啦!

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之忙?

对一些家庭而言,孩子们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表,与此同时,那些十几岁左右的青少年则能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有一些父母认为给孩子安排好时间会更加有效,因为这样好过让他们将时间用来玩耍,或做与功课无关的项目。尽管父母可能也觉得如果不让孩子体验别的同龄孩子做过的事情,可能会令他们的人生错过很多特别的经历。

但是,大多数父母只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孩子则很容易时间失衡。孩子被过度安排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压力,很容易令孩子的体力,以及与父母的感情产生太多的额外消耗。

不可否认,一些课外活动确实对孩子有益,教会孩子社会技能、运动、自我修养,以及如何处理矛盾冲突,等等,这些的确很有趣。但需考虑的关键在于,父母应注意方式方法的掌握,不要让孩子过度沉沦于其中。

孩子太过忙碌的迹象

尽管每个孩子情况下不同,可一旦行程过满,难免出现以下状况:

1、孩子表现出疲倦、焦虑、沮丧。

2、由于压力,孩子抱怨头痛、胃痛,不想吃饭,睡眠不好。

3、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连带影响成绩下降。

4、影响到孩子的正常交际,以及社会实践。

5、与父母、亲人的交流变少。

给父母的小贴士

父母在为孩子安排各类行程的时候,有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能力、喜好选择相应的活动和兴趣班,这样的选择相对合理,并且更能被孩子所接受,并且,孩子不会因为跟不上课堂节奏而表现出焦躁或无趣。

此外,家长们千万别忽略了一点,为孩子安排各种学习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取悦家长,而是从孩子自身角度出发,真正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很多时候,父母陪孩子一同慢下来,更加必要与重要。他们只是孩子,同样,他们需要自己的时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