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孩子的十个理由

不打孩子的十个理由

孩子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关心和呵护,而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该悉心教导孩子,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知道如何去辨别是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一味的只会采取体罚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世界上有二十九个国家规定家长、教师、或者是任何人虐待儿童都是违法的行为,一百一十三的国家规定在学校禁止体罚学生。然而,在整个北美,仍有一些国家只要父母对孩子的体罚的不是太严重,体罚孩子还是经常出现的,更悲哀的是,有些人甚至鼓励家长适当的体罚孩子。

(1) 体罚孩子会让孩子学会打别人

据调查,大部分有侵略性或暴力行为的甚至是走向犯罪的人,都是在小时候经常受到打骂和惩罚,孩子几乎所有的时候都是与父母呆在一起的,家长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孩子。而家长对孩子的打骂行为,也会让孩子慢慢的接受甚至是学会,最终自己也会伤害别人。

(2) 孩子年龄小没有足够分辨好坏的能力

      很多情况下,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否正确,处理事情没有足够的经验 。因此,家长应该耐心的教导孩子而你不是单纯的打骂孩子。

(3)体罚

     家长只会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不会去想实际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会导致问题没有解决,孩子还经受一顿暴打。

(4) “不打不成材”的真正意思

不打不成材这句话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十七世纪具有讽刺风格的作家塞缪尔·巴特勒。这本来是用来揭露和谴责针对儿童的暴力的行为。而被很多现代人误以为用体罚来改正或是纠正孩子某一行为的的准则。

(5) 干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每一份爱都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体罚孩子,只能破坏父母子孩子心中的形象。让孩子对父母感到恐惧、排斥甚至是抵抗。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会日渐减弱。

(6) 惩罚加重

当惩罚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时,许多家长并没有想过采取一种积极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这一就会造成加重更加频繁甚至惩罚力度加重的去惩罚孩子。

(7) 给孩子给来心理阴影

当父母一味只是用惩罚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话,孩子表现最多的就是愤怒和沮丧。而这种感觉多次的积累,让孩子无处释放。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阴影。

(8) 身体伤害

经常体罚孩子的父母逐渐会形成体罚孩子的习惯,导致孩子一犯错,就打孩子。这给孩子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9) 给孩子坏榜样

体罚孩子会给孩子传递一种危险以及不公平的信息,孩子就也会去欺负那些比他小的孩子。

(10) 体罚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由于孩子一“犯错”,家长就打骂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打架是最好表达情感、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以后遇到事情就也会采取相似的手段去解决。

相关内容